深圳出租车票购买:深圳历史上的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

人气:883时间:2020-06来源:深圳的士票

  便利信息:各种票据使您乘坐汽车更加方便。[微:13480170058许多朋友因为出差经常需要报销一些旅行费用,但出于某些原因,当他们回来填写表格时,他们发现自己由于匆忙而没有收到足够的票,无论是餐券还是车票,出租车票也不错!

  

  我一年到头都以低价转出租车票,我们的手机上有更多真正的出租车票,都是真正的出租车票、燃料票、餐券、住宿票,都是优惠转移给每个人,为有需要的人提供补偿。有不同的车、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日期。金额也各不相同。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联系我。

  

  深圳历史上的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10月的深圳秋高气爽,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孩子们天真烂漫的脸庞上闪耀跳跃。一大清早,数十名系着红领巾、穿着白衬衣的“小小讲解员”,在老师的带领下排列得整整齐齐,将自己稚嫩的身姿定格在一座古朴宁静的院落里。这里,就是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穿越时空的距离,孩子们纯净无邪的笑脸与那段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历史瞬间在这里相遇。跟随着孩子们轻快的脚步,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彪炳史册的文化名人大营救行动前夕。

  

  ◎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正门营救转移文化民主人士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后,300多名文化和民主人士从内地撤到香港,继续从事抗日宣传和民主活动。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日军疯狂搜捕何香凝、柳亚子、邹韬奋、茅盾等困留在香港的文化精英和民主人士。

  

  时任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的周恩来急电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中共广东党组织和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要求务必将他们安全营救转移到内地大后方。1942年1月,香港出现了粮食短缺和燃料匮乏,日军下令疏散100万市民离港返乡。这正是营救的好时机!

  

  在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的3号馆,布展方特别设置了一处复原场景,再现1942年1月9日晚,茅盾、邹韬奋、戈宝权、叶以群、于伶等二十多人,在营救人员的一路引领护送下,登上了事先停泊在香港铜锣湾避风塘码头的三艘疍家艇,飞快横渡海峡,抵达九龙红磡。

  

  ◎夜渡九龙红磡“很多船的马达都被拆掉了,只能靠风在海面漂泊。加上日军经常在港口附近的海面巡逻,使得人员转移非常困难。”馆长朱赤介绍,日本人占领香港后,对船只控制得非常严格。中国著名文艺工作者和社会活动家夏衍后来回忆,他与司徒慧敏等一批演艺界人士从海上转移时,突然碰到日本巡逻艇,妇女们吓得赶紧把脸涂黑,哆哆嗦嗦地躲在角落。幸亏夏衍会讲日语,谎称同行的是生意人,才让日本兵放松警惕,放他们北去。

  

  教堂成为首个避风港多数逃离香港的文化人士都是乔装成返乡难民,翻山越岭徒步走到白石龙的。他们沿途经过荃湾、元朗、落马洲等,蹚过深圳河,要走整整4天4夜;抵达白石龙后,还要等到夜深人静才能悄悄潜入,而村里一座老旧的天主教堂,则成了迎接他们的首个避风港。

  

  茅盾在后来的回忆中也提及了这段经历。他写道:“我们终于登上了梅林坳,俯视山下,在茂盛的树木中,隐约可见几点灯火。”当向导告诉他们那就是目的地,一群人欢呼雀跃起来:“到家了!到家了!”

  

  当时,白石龙村是宝安羊台山抗日革命根据地的中心,而这座在战争中一度被废弃的教堂也重振旗鼓,成了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的指挥部和办事处。如今,历经风雨沧桑的老教堂又被改造为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的2号馆。教堂由两堵拱券结构的隔墙分为三开间,在正中的开间,五尊栩栩如生的蜡像复原了曾生、尹林平、王作尧、梁鸿钧、杨康华研究部署大营救方案的场景。

  

  “战争岁月生活十分艰苦,被营救回来的文化人士就在教堂地板上铺些干草,和衣而卧,最多的时候能挤30多人。第二天未拂晓,又要启程赶往十几公里外的羊台山。”朱赤指着加起来仅80平方米左右的三开间说道。

  

  村民不顾个人安危招待“神秘客人”

  

  1942年1月13日傍晚,茅盾、邹韬奋等第一批脱险的文化人士成功从水围码头登陆,之后安全抵达白石龙村。“当时已经被日军扫荡过几次,村民家家缺吃少穿,但是营救队和村民们还是热情迎接了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精心准备了荤素搭配的晚餐,素是几盘青菜,荤则是几大盆红烧肉。”朱赤介绍到。据《曾生回忆录》记载,茅盾尝过饭菜后感慨万分:“这顿饭吃得真痛快,比什么八大八小山珍海味更好,永远也忘不了。”

  

  3号馆有一处微缩景观,再现了文化名人抵达深圳后藏身的“山寮招待所”。据朱馆长介绍,为躲避日军的飞机轰炸和放火烧山,曾生在羊台山麓搭建了多处“山寮招待所”,安排文化人士分散居住。招待所的条件十分艰苦,没有热水洗澡,大家用溪水洗脸擦身,身上长出了虱子,彼此开玩笑说:“这是革命的虫子”。

  

  大营救时期,战士们每天的伙食标准仅为“生油五钱、菜金一角”,但是给文化人士的待遇却翻了一番,为“生油一两、菜金二角”。村里的男人们每天背着竹竿、稻草上山搭草寮,大姑娘小媳妇去龙华墟买米买菜,做好饭后挑到山上去。“村里的黄阿婆曾告诉我,当年只知他们与抗日事业有关,就毫不犹豫地帮了忙。”据朱赤介绍,营救出来的文化名人滞留时间少则五天,多则三个多月。“只有邹韬奋因为目标明显住得最久。后来他的妻子和三个子女也被营救出来,一家人在羊台山团聚。”

  

  2003年1月,邹韬奋的儿子邹家华重回白石龙看望村民,他触景生情道:“我对这里的人民,这里的山山水水,一直深深怀着眷念之情。”如今,纪念馆院内“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几个红色大字,就是邹家华故地重游时题写的。

  

  小山村营救出200多名文化名人被营救的文化名人在羊台山作短暂停留后,又分批前往惠州,最终陆续转移至苏北抗日根据地。整个大营救历时11个月,200多名文化界、民主界知名人士陆续来到深圳。

  

  营救过程中,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和东江地区人民群众奋不顾身,冒着硝烟,闯过日伪和国民党顽军的数十道封锁线,将数百名文化民主人士安全转移到大后方,为新中国文脉延续和文化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

  

  参观路线的尽头有一面电子墙,在殷红色背景的衬托下,一个个黑白色肖像依次闪现。那些平凡、可亲的面孔来自为这场大营救不顾生死、奔走送信、送饭疗伤的英勇战士和白石龙村民。在这场危机四伏的大营救中,无数英雄历经艰辛,舍生忘死,中共南方工委书记张文彬遭叛徒出卖英勇牺牲,多名交通员和村民为掩护文化人士脱险,惨遭日军屠杀……“在民族危亡之际,深圳人民不畏艰险,创造了胜利大营救的奇迹!”一名个头刚刚超过玻璃展柜的小学生,正在为观众们铿锵有力地解说着。78年前,小小的白石龙村谱写了一曲令人动容的红色赞歌;78年后,小小的讲解员们继续传承老一辈英雄先烈的家国情怀。

  

  白石龙精神薪火相传今年7月1日,修葺一新的纪念馆重新开放,不仅丰富了展品,升级了设施,还启动了“小小讲解员,讲好红色故事——做白石龙红色文化传承人”项目,经过学习培训,30名小讲解员志愿服务,吸引更多人学习和传播红色文化。

  

  近年来,类似这种传承和发扬“白石龙精神”的活动越来越多。2015年12月,龙华区文史丛书《峥嵘岁月》卷“白石龙大营救书系”面世;2016年7月,大型现代山歌音乐剧《风雨白石龙》首次上演,将白石龙的故事从纸面搬上舞台……纪念馆先后被命名为“广东省统一战线基地”“广东省红色革命遗址教育基地”“深圳市党史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是目前岭南地区收藏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史料和文物最全的专题性纪念馆。2018年,纪念馆被列入广东省54处红色革命遗址重点建设示范点。越来越多的人从这里缅怀革命先烈,解读白石龙精神,感受红色中国一路走来的苦难与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