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的士票购买:深圳发展
人气:718时间:2020-06来源:深圳的士票
许多朋友因为出差经常需要报销一些旅行费用,但出于某些原因,当他们回来填写表格时,他们发现自己由于匆忙而没有收到足够的票,无论是餐券还是车票,出租车票也不错!
我一年到头都以低价转出租车票,我们的手机上有更多真正的出租车票,都是真正的出租车票、燃料票、餐券、住宿票,都是优惠转移给每个人,为有需要的人提供补偿。有不同的车、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日期。金额也各不相同。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联系我。
深圳,向前
据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透露,截至2019年,深圳市实现5G基站建设数量和多功能智能杆建设数量两个“全省第一”,建成5G基站超过1.55万个,占全省40%。
5G基建被认为是新基建七大项目的领头羊。
5G后面的路还有多长?
深圳如何率先站上新基建的风口?
先来看看深圳都经历过哪些风口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
40年来,深圳就像一个先行者,
始终站在产业发展的“风口”。
从特区设立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深圳产业抓住了“三来一补”的风口。
凭借加工贸易,深圳发展出口服装、制鞋、纺织、电器制造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形成自己的特色。
随着人力、土地成本的上升,1995年上半年,深圳第一次出现经济增长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深圳及时调整产业方向,开始抢占高新技术产业的风口,大力发展高附加值、低资源消耗的高新技术产业。
包括计算机、通信设备、平板显示、数字电视、生物制药等产业集群逐渐形成。
进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
2009年,深圳开始布局生物医药、互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创意、节能环保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深圳再一次站上了“风口”。
自2013年开始,深圳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的基础上,前瞻布局了生命健康、海洋经济、航空航天、智能装备、机器人、可穿戴设备等未来产业,打造可持续的产业竞争力。
回望四十年来,
深圳每一次波折,每一次转型,
几乎都主动站上“风口”,
才奠定了今天深圳在全国乃至全球的位置。
受疫情影响,
在消费、出口承压背景下,
深圳这次能否再一次站上“风口”?
让我们拭目以待。
01
新基建七君子,谁引潮流?
如果说2009年、2013年,深圳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奠定了当下深圳在新兴产业的号召力。
那么2020年伊始,以5G为首的新基建,能否让深圳率先拿到未来之舰的船票?
“新基建”包含七大领域: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5G基站建设、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
无论你是否在意,数字基建的应用场景已经无处不在。
疫情期间,深圳成为全国首个疫情期间凭“码”出行的城市。
这是深圳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开发“深i您-自主申报平台”,提供统一自主申报渠道,为有需要人群提供精准服务。
无论你是否在意,数字基建的应用场景已经无处不在。
疫情期间,深圳成为全国首个疫情期间凭“码”出行的城市。
这是深圳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开发“深i您-自主申报平台”,提供统一自主申报渠道,为有需要人群提供精准服务。
生活之外,在线办公也常态化。
以腾讯文档为例,月活跃用户超1.6亿。为此,腾讯文档紧急扩容产品和升级服务,单个收集表可支持10万人次填写,同时在线编辑人数提升至200人,提供上百套疫情信息和远程办公模板。
以在线办公、公共服务、互联网医疗、在线教育等为典型代表的数字经济呈现爆发态势。
2020年一季度,深圳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为2005.84亿元,同比下降8.8%。值得关注的是,数字经济同比增长4.9%,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增长点。
数字经济的极大韧性,说明了“新基建”的重要性。此外,深圳其他新基建应用场景全面开花,人工智能、数据中心、云计算等新基建建设正在逐步跟进。
在新基建的众多项目中,数据中心既是“新基建”的重要组成,也是“新基建”发展的核心IT基础设施,对数字经济的腾飞起到底层支撑作用。
深圳国企已经行动起来。
近日,深智城集团全资企业深圳市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心有限公司揭牌,业务方向之一是建设绿色示范数据中心,并以建成“大湾区大数据中心”集群为总体目标,为智慧城市提供数字底座和运营环境。
在新基建的众多项目中,数据中心既是“新基建”的重要组成,也是“新基建”发展的核心IT基础设施,对数字经济的腾飞起到底层支撑作用。
深圳国企已经行动起来。
近日,深智城集团全资企业深圳市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心有限公司揭牌,业务方向之一是建设绿色示范数据中心,并以建成“大湾区大数据中心”集群为总体目标,为智慧城市提供数字底座和运营环境。
一直以来,深圳发展受到土地面积的制约,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有效“拓宽”产业空间。
如今,深圳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同样迎来爆发。
具体到深圳的这五条城际铁路,签约项目总长约410公里,总投资约2018亿元,对促进深圳内部互联互通、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交通圈的建成有重要意义。
从长远看来,城际铁路建成后将成为城市圈的血脉,各种要素通过它自由流动,效率高于其他交通方式,对城市群发展意义重大。
5G等新基建七大领域,在深圳各显风流。
02
5G+深圳,如何一路领先?
在5G技术大变革的时代之下,深圳走在了世界前列。
深圳一直保持先行示范的角色。深圳市早在2018年就发布《5G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把深圳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备,核心技术一流、应用场景丰富和生态体系健全的5G国际创新引领中心。
2019年印发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明确指出,支持深圳建设5G、人工智能、网络空间科学与技术等重大创新载体。
2020年3月16日,深圳市透露,力争在8月底前率先实现5G网络全覆盖。深圳正积极抢占5G市场、打造5G创新应用示范城市的决心从未动摇。
5G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给深圳5G产业链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从整个产业链上来看,整个5G网络相关的产业链条比较长,包括了芯片、终端、模组、通信传输,还包括了5G的核心网、一些业务平台,最后可能跟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融合。
令人兴奋的是,在5G产业链条上,深圳企业早已抢占先机。除了国人熟悉的华为、中兴外,深圳5G相关企业分布在各个领域。
深圳大鹏新区率先使用“5G红外体温检测”设备,部署在新区东部沿海高速坝光出口及雷公山隧道口防疫点。
在深圳部分高速路检查站,还可以看到“5G机器人义警”的身影,该机器人支撑全天候高清视频回传,具备人脸识别功能,可对现场重点人员检测后预警。
深圳5G应用的场景正在深入走进我们的生活。
5月17日,随着深圳宝安国际机场飞行区,最后一个室外基站建成,深圳机场正式实现5G信号全覆盖;5月21日,深圳全市口岸实现5G信号全覆盖。
5G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必将带动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领域的蓬勃发展。这些终将成为在传统政策工具箱基础上的核心增量发力点,实现对深圳经济增长与自主创新的有力支撑。
“5G刚刚开始,后面的路还有很长。”
深圳会成为第一个闯入“新基建花园”里的城市吗?